侯晓佳/文
与王钧的交往也就是在民进这个大家庭中。如果说感觉,那我就是觉得他的豪爽,事例不多,但绝对是印象深刻。有几年了,有时私下里三五好友聚聚,酒杯端的就让人佩服,还能控制好总量。我偶然也喝酒,但总把握不好量,以致于常常喝过了迷失方向。
也就是那时候起,在会内开会,总会不咸不淡的聊上几句,还真没那么深,至今我也没摸清开卷书店的王钧和新华书店的张道远是否有着某种联系。
有时人与人之间是需要一种神秘的。或许正是王钧脸上常有的微笑,以及神秘的作答,让人期待着这本大作的问世。在我印象中,王钧的笑答整整经历了春夏秋冬。再到春暖花开时,我终于看到了我期待已久的书。
说句实话,已经好久不曾读小说了。最近在看我书房里的每一本小说书时都能想到大致的年份。因为小说是有情节的,读者的背后也是有情结的。初读这本书的第一页时,总以为是散文,似乎还不能从如今的阅读习惯转换过来。
“城市不算大,还分着城内城外,一条运河便是界限。“”严有敬点点头,两兄弟又说了会儿,这时就见坡底上来一架板车,跑得轻快,是一架空车。“
之所以有这样的体会,或许王钧原来的书名《道路》更能让我想起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经历。我少年时代居住在四牌楼万古一人巷,说起这早已消失的巷子,宽阔但不平坦,没有当时解放路和大西路的平整,满是鹅卵石铺成的道路,这样的道路相对屋后的另一条巷子药寺庵巷的道路已经算是好走的道路了。板车在马路上穿梭,因为民生纸厂的仓库和厂区的缘故。所以虽然是散文的感觉,但很快,我就被这辆板车拉回了记忆中的年代。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需要大人们操心的年代。这样的经历,恐怕我们70后都曾经历过,没有谁在那个年代敞开过肚皮吃过饱饭,用现在流行的吃货一词审视这本书的前半部分,一定会令人失望。“四个鸡蛋”已经是当时人们相互间的珍贵的礼品;酱油“神仙汤”勾起了小时候我们家中餐桌上的情景;“清蒸粘肉”的出现则是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美食。书中对吃的描写不多,但每每写到与吃有关的情结都有温情的感动,这是“新华书店”一书中能激情我们回忆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实,在那一个时代能吃饱肚子对人们来说是一件令人幸福的事情,或许正是这种简单的生活令人们幸福。这对当下的人们来说,我们很难想象人们在长时间的肚子处于饥饿状态下的生活是如何挺过来的。这也是我喜欢这本书的前半部分的原因,那个时代离我们不远也不近。前两天还和王钧讨论到我喜欢这书的原因,是因为,我看到了一个似曾清晰的年代。
也如诗人顾城的一首诗《远和近》所表现是一首非常抽象的诗,它的美就隐含在抽象的线条之中。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那是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与人的相斗,都没有让人们倒下。因为在每一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副理想的画卷。人们的生活中始终不缺少温情与温暖。亲人间、朋友间,没有微信、QQ的问候与红包。有得是浓情与关爱。有的是相互的走动,哪怕只有“四个鸡蛋”和“匀二两茶”这样的温存。
我估计是生活在当下的一代人无法体验到的情感。一杯茶是和书中主角严立新伴随始终的。书中的小严成了严老头,茶也从炒青喝到了六安瓜片、碧螺春。
我们也在又一个春天到来之际看到了如今许多虚高价格存在的物品。茶有越来越高大上的名号,但正如书中所描述的那样我们再去追忆炒青的味道,总觉得差上一截。我们正失去简单的炒青所带给我们曾经的情浓时分。
眼下奢华外衣下的碧螺春也罢、翠芽也好都不曾有那一个时代特有的清香。纷繁与诱惑令人难以自控,我们已经很少再去逛书店了,朋友圈晒出的某天某地书店更像是点赞的应景之需。
看似平静的书店,作者用他所知的一个传奇故事安排了另一主线。一本让人充满好奇的古籍明远堂《石头记》展开了描写。夏成侯命运自然也与这套古籍捆绑在了一起。严立新也好,夏成侯也是,还是第二代新华员工的张光明、杨又龙,以及第三代的夏子渊,他们都嗜书如命。夏成侯在“文革”、“破四旧”中,从废品收购站把就要被化浆的《古今人物通考》《姫子》和靖本《红楼梦》这些珍贵的古典书籍抢救出来,珍藏起来,谁料竟引来一场灾难。围绕保护珍藏这套靖本《红楼梦》,多少人费尽心机,经受波折,演绎出一个错综复杂的故事。
为了靖家明远堂的《石头记》有过纷争,有过生命的逝去。看似复杂,但在我看来如今的社会似乎更加复杂烦躁,我们不再拥有简单的时代。这是我们对“新华书店”的又一期待之处。记得去年秋天问道王钧,新书什么时候能看到。他依旧用神秘的笑回答着,只是那次还多了几幅书的封面设计小样,依稀记得他自己的评价。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成书前的封面,倚墙的一大排书橱,不禁再次让人想到了“新华书店”。
有如当下人们常见的高频词“颜值”“吃货”一样,这一排排厚重的书橱正是我记忆中的书店的印象。70年代的街巷口,车来人往,一群孩子能在书摊前读书,是令人羡慕的。正如当下春游的孩子总会围着带着最新款手机的孩子一样。80年代初,进入初中的我开始了有点远的上学历程,今天看来也就是从家到四中,口袋里有了父母给的零花钱,于是新华书店成了那时路途中常去的驿站。那时的书店里找本教辅恐怕不比今天没用微信的人多哪去。历经斗争的人们终于不再喊口号,我们发现我们是需要用知识强大自己的,而不是靠运动武装社会。在我一个人能在沪宁线上奔走的时候,我最喜欢利用等车的间隙去逛逛异地的新华书店。我记得青春年少的我,有着对画画的冲动,当然用时下时髦的词语就是要做个文艺青年走追求艺术之路。那时我在常州怀德桥一间不大的门店里购买了一本国画图册。如今,我在王钧的作品方才知道了那时我们小城的书为什么总没有周边城市的书多与“另类”。原来宜城在省城看来也如同农村组的供应一般。
或许,正是新华书店重新唤醒了我们成长路上的许许多多难忘的往事。有时为了买一套书往往要攒上好久的零花钱,我记得80年代末期,考取师范后,买了套书法字帖好像花了20元,90年代初开始流行插花,我也忘了是在上海还是南京的新华书店买了一本插花图谱,全彩图铜版纸印刷,当时孤本封面还被损毁,好不容易还了几块钱,花去了应该是一个月的工资。正如这本书的编辑在他的评论中这样说道:“我在编辑过程中, 心里不断出现的一个书名就是“新华书店”四个字。为什么不能就叫《新华书店》呢?书中所写这些新华书店人,其命运历程虽然和同时代的普通人一般无二,但他们都有着一种特殊的尊严和职业荣耀感,他们在自己心里、在别人眼里,就是跟一般人不大一样,不就是因为“新华书店”这四个字吗?而说到新华书店,如今40岁以 上的人,脑海中都会浮现出那四个毛体大字,都会回想起自己的青少年时代,自己家乡街道上的那家店,自己多少次进去翻阅、购买喜欢的 书……新华书店的确是几代中国人的特殊记忆。
新华书店曾是我年少时的精神驿站。编辑林金荣已经明确为我找到了答案,因为我已经进入了人生的40岁以上人群。林金荣说道:“写作和出版,无不寄托着一种深情厚意,接下来,无论是新华书店人还是普通读者,我相信都能从中看到自己某个时期的身影,都会被唤起生命中的一段美好记忆。”
现如今,已不再常去新华书店了,哪怕是远方的和身边的。即使有选书的冲动,也常常会被网络的便捷所取代。不过年轻时的冲动的梦,有时还会去做,订张车票,刷卡上车,地铁,直奔书城,一天,再捆一包书回家。这一切都只是在心中实现的。更多的是年龄所带来的慵懒换取的网络下单。当当网成了早些年熟悉的电商平台。当下似乎爱上了淘宝。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阅读的兴趣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有时会把尘封的书橱中的《旧新约全书》取出,抄录一段启示录。
当然,这本书在90年代的新华书店是不可能有售的。这或许和爱读书的几位姑父有着某种联系。那时我刚上班,空余时间,我常常会去姑妈家,不仅因为姑妈做得菜好吃,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他家附近有一个新华书店。我印象中,大西路一条街上就好像有东西中三家门店。而随着岁月的流淌,城市的变迁已经永远将新华书店刻在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心底。如今,我们的时代更需要用墨香沁润着我们心底的天真。2017年5月25日,南方周末文化版刊登了一篇介绍王安忆和《给孩子的故事》的文章,文中指出“现在人阅读少,30岁也非常幼稚”! (王安忆的母亲茹志鹃也是作家)
新华书店让我看到了这一个特殊商店里的特殊商品曾影响着在她周围的一群人。而如今,我们更需要用更有价值的精神大餐强大国人的思想。最近,我看到一组数据,每年,全世界生产800万首新歌、200万本新书、1.6万部电影、300亿篇新博客文章、1820亿条推特(微博)信息……美食、美景、美女尽可以晒,晒多了,发现好像还是饥饿。疯狂的信息丰富我们的眼球时,也塞满了我们的心,表面上我们占有了信息,实际上信息侵入了我们的灵魂身处,我们似乎再也抓不住自己的生命。机不离手的时代似乎是我们看到了新华书店里严立新吃不饱的年代的浮肿。
我们人生旅程中的驿站,曾经布满大街小巷的书店在经济大潮下荡然无存。或许,这就是我想读这本书的原因。我也是极喜欢第一第二部的原因。他有我们这代人的童年时镇江城、镇江人的影子。他有我们看到的一种极简生活的状态,哪怕只有二两茶,却是极其幸福与满足的。最近有一种生活方式“极限民”在流行。这种方式所追寻的无非是简单而有品质。其中有几个观点我认为很有启发,即有自己的时间;生活变得愉悦轻松、自由;不再与他人做对比;深刻地品味到“此时”“此地”;心怀感谢等。
或许,心底的新华书店也好,手中的“新华书店”也好。我们在阅读中可以找到一种高尚品质。可以发现自己所在乎的东西和价值,重新构建我们的生活。苏格拉底说过:“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一过”,极简主义的意义也许正在于此。消费与奢华,不过是属于土豪们的,而通过简洁单纯的生活所缓缓释放的矜持,才是属于贵族们的高尚品质。
重进书店,找寻我们的幸福与快乐。让书店成为我们永远的心里驿站。
如果说这本书令人遗憾的就是一些场景的描写,对我们那个年代的曾经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细节描写再深入、周全会引发更多读者的共鸣。希望在成为剧本的时候,能将这方面的遗憾降低到最低。
本文链接: https://www.mjzjswh.org.cn/content/?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