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
基层组织简讯
市委会报道
民进概况
中国民主促进会简介
中国民主促进会章程
民进镇江市委会历史沿革及现状
参政议政
提案调研
社情民意
民进风采
会员风采
社会服务
学习研究
主题年学习体会交流专栏
理论探讨
学习资料
组织建设
组织发展
基层组织
文化娱乐
休闲生活
美文共赏
期刊下载
学习研究
主题年学习体会交流专栏(
)
理论探讨(
9
)
学习资料(
26
)
联系方式
中国民主促进会镇江市委员会
地址:镇江市南徐大道68号6号楼4楼
电话:0511-80826869
传真:0511-80826869
E-mail:zjmjswh@163.com
网站:www.mjzjswh.org.cn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研究
>
理论探讨
理论探讨
试论增强民主监督的活力与实效
作者:admin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08/11/4 16:34:39
试论增强民主监督的活力与实效
胡智浩
体现政治文明的民主监督内涵丰富,但主要是指两大方面:一是中国共产党党内发扬民主的组织监督;二是中国共产党团结社会各民主党派建言献策、参政议政。这是中国共产党集思广益、励精图治的英明决策,也是我国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荣辱与共、共商国是的具体实践。本文所阐述的内容是民主党派对政党和政府的民主监督,以及关于这种民主监督的评价与思考。
一、评价民主监督的活力与实效的基本标准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领域已逐步建立和形成了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全新的经济体制,新的经济体制显示出蓬勃的活力和突飞猛进的实效。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实践,人们的思想解放、观念更新,为发展我国民主政治积累了经验,创造了环境;也为民主政治不可或缺的民主监督提供了条件,注入了活力,使民主监督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
民主监督的活力与实效,应当展示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主监督应有实际地位
。民主党派、民主人士在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过程中,对各地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重点工作,应享有知情权,能够切实围绕党政中心,服务大局,进行民主监督。对于事关国计民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如重大工程立项、城市改造、民居拆迁、环境污染等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的有关问题,能够向相关的决策者进行咨询、质询或调查,并提出相关建议,有力的制约决策者的失策行为,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二)民主监督应有不同的声音。
民主党派是爱国的政治组织,民主人士是有爱国热忱的社会各界精英。因此,怀着对国家和人民负责的政治责任感,在履行民主监督职能时,要坚持实事求是、各抒己见,要说真话、说实话,秉公直言。在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上,进行民主监督就好比剔除肌体中的“肉刺”,才能使肌体更加健康。
(三)民主监督应有真知灼见。
进行民主监督、发表不同政见,针砭时弊要切中要害;咨询、质询或开展调查时,要立论严谨,理能服人;建言献策,要有利国利民的真知灼见。具有远见卓识的民主监督才有活力。建言为国立功,从谏为民除弊,这样的民主监督才有实效。
(四)民主监督应有公正的结果。
每项监督内容都应该有客观、公正的处理结果。如果监督者言之凿凿,而被监督者麻木不仁或监督半途而废,处理没有下文,那么,民主监督的活力与实效就只是一句空话。
二、影响民主监督活力与实效的若干倾向
这些消极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民主监督的淡漠与偏差。
民主监督的意识淡漠与观念偏差,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因素。有时,民主党派或民主人士主观上存在着不想或不敢进行民主监督的思想障碍。而更多的是,认为民主监督缺乏强制性的约束力,有时说了白说。从而与其白说,不如不说。于是影响了民主监督的积极性。二是外部因素,某些党政领导干部和国家公务人员,认为民主监督无足轻重,对民主监督不以为然,因而主动接受民主监督的自觉意识不强。
(二)民主监督的触角不够广泛。
过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无论党政内部的组织监督,还是民主监督,却因各种“原则性”的制约,以及其他种种因素的影响,使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的民主监督,触角不宽、不广、不深,甚至在某些关键环节上出现“盲区”。这种理论与实践上的较大反差,既影响了民主监督的活力与实效,也不利于民主监督的社会公信力。
(三)民主监督流于形式。
民主监督的活力不够,实效不明显,具体表现为:一是监督的主体对被监督的对象,缺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二是某些负有监督职责的代表、委员,没有充分履行其监督的职能与义务。有的甚至徒有虚名;三是作为民主监督的一支群众力量,特约的各种监督员、信息员,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与跟踪了解。
三、激发民主监督活力与实效的几点思考
增强民主监督的活力与实效,更好地发挥民主监督的积极作用,我们认为:
(一)进一步完善民主监督的保障机制。
民主监督的有效实施,需要科学、完善的制度保障。科学、完善的保障机制包括:民主监督的范围、目标、内容;监督的方式、程序,以及实际操作的行为规范;监督意见的办理、回复等落实反馈制度;责任问题的问责、追究;监督主体的咨询、质询、知情权,以及安全保护等。
(二)立足“荣辱与共”的和谐监督。
增强民主监督的活力与实效,需要监督的主体和客体双方的良性互动。一方面,民主党派与政党、政府对于重大事项或者重要问题的监督应主动沟通,和谐协商。另一方面,政党、政府及有关方面,应换位思考。
(三)民主监督应当注意调查研究。
民主监督应代表人民的利益,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因此,实施民主监督要本着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关注国计民生问题。对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调查研究或理论研究。
(四)努力提高民主监督的质量。
民主监督的质量高低,直接关系民主监督的活力与实效。高质量的民主监督,应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政治抱负,有统揽全局的胸怀。
本文链接:
https://www.mjzjswh.org.cn/content/?154.html
分享到:
【
打印此页
】 【
关闭
】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
关于民主党派后备干部培养选拔机制建设研究
相关文章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心得汇编
民进全省“虚拟机关”总结交流会暨骨干会员培训班学习小结
关于“互相监督”的现状与思考
加强基层政协建设的几点浅见
学习中共十九大报告感悟之一
初探民主党派创新群众路线的有效途径
关于提高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质量的几点思考
关于民主党派后备干部培养选拔机制建设研究
试论增强民主监督的活力与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