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镇江市委员会
  • 首页
  • 新闻动态
    基层组织简讯
    市委会报道
  • 民进概况
    中国民主促进会简介
    中国民主促进会章程
    民进镇江市委会历史沿革及现状
  • 参政议政
    提案调研
    社情民意
  • 民进风采
    会员风采
    社会服务
  • 学习研究
    主题年学习体会交流专栏
    理论探讨
    学习资料
  • 组织建设
    组织发展
    基层组织
  • 开卷有益
    休闲生活
    美文共赏
  • 期刊下载
新闻动态

基层组织简讯(531)
市委会报道(513)

联系方式

中国民主促进会镇江市委员会
地址:镇江市南徐大道68号6号楼4楼
电话:0511-80826869
传真:0511-80826869
E-mail:zjmjswh@163.com
网站:www.mjzjswh.org.cn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市委会报道
市委会报道

“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 主题教育专栏(3)

作者:民宣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5/5/30 11:02:32  

编者按:在5月19日民进市委会召开的“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动员会上,江苏大学支部主委欧鸣雄、京口小教支部主委李力、崇实女中综合支部主委陈赟分别就支部会史工作主题年工作开展情况和主题教育工作计划进行了交流发言。现将发言刊载如下,供大家学习交流。

欧鸣雄发言:

今年是民进成立80周年,我们支部积极响应民进中央、民进省委和市委会的号召和要求,通过《中国民主促进会简史》、《中国民主促进会史》等资料进行学习,认真学习和体会民进先辈们在新中国建立、建设、改革和探索过程中的重大贡献和光辉历程,通过会史学习和研讨,认真学习和吸收组织建设过程中积累的光荣传统和宝贵经验,让会员真切领会组织的历史使命和担当,增强会员的凝聚力和光荣感。

在学习民进的大历史、大历程和大成就的同时,我们支部还通过研讨和内部分享的形式,组织老一辈会员分享讲述基层组织发展中经历的“小事”,结合民进大历史和基层小历史的学习,让会员对身边的基层组织的发展有了更加真切的体会,对镇江民进基层组织中的重要会员在基层发展过程中的担当和作为有了直接的感受,并体会到了老一辈会员的优良作风和传统。

下一步,江大支部将围绕市委会制定的《民进镇江市委会关于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的实施方案》和《民进镇江市委会2025年会史工作主题年工作实施计划》,组织调研、研讨和学习活动,将学习要求和计划贯彻到生活和工作中去。针对会员教师岗位职责,鼓励和要求会员们在工作中融入主题教育和会史学习,在教书育人、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中做好表率,树立良好形象。

与此同时,也向大家汇报江大支部在过去2年中取得的部分成绩。在陈红主委的支持和指导下,支部始终以工作促建设,强调立德树人和建言献策重要工作,在原市委副主委李耀明和胡建平教授带领下,获得了挑战杯等三大国家级A+赛事5次金奖,主持和重要参与获批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3项(江苏大学全校共6项)的优秀成绩。下一步,江大支部将再接再厉,认真完成主题教育和会史学习工作任务要求。


李力发言:

首先,跟大家分享的是,上半年我们民进京口小教支部在民进会史工作主题年中的一些做法。我们民进京口小教支部会员单位比较分散,所以我们采用“线上+线下”的双轨活动模式。线上,我们在支部群持续推送会史文献、先贤事迹、影像资料等,让会员们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进行学习。很多会员反馈,碎片化的线上学习,让会史知识“随时可学”。尤其是年轻会员,通过文字与影像,深入理解了民进“立会为公,参政为民”的初心本源,实现了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

我们还举行了线下集中活动。我们组织会员集中参观了镇江运河风光带,并邀请了我们支部的老主委、曾任镇江市委会副主委的于庆芳老师给我们做了有关镇江民进历史的讲座。于主委讲述了镇江民进从萌芽到壮大的历程,她还回忆了我们京口小教支部的一些前辈会员的先进事迹和有趣故事。于主委的讲述生动有趣,让抽象的会史变成了可触摸的记忆,也让大家更直观的感受到民进人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担当。

我们将相关活动的内容撰写成通讯报道,并在民进网站和“今日镇江”等媒体上刊登。更可贵的是,部分会员还把学习感悟转化为履职实践,积极参加市委会组织的提案征集、课题调研申报和征文活动,真正实现了“以史促行”。

未来,我们还会将会史学习融入日常,邀请更多的会员分享身边的民进故事,让历史经验转化为支部建设的动力,继续带着对会史的理解,在各自岗位上践行民进精神,为谱写新时代参政议政新篇章贡献力量。

接下来我交流的是,我们支部在开展“学规定 强作风 树形象”主题教育中的一些打算。

第一,深耕公益服务,用专业所长树民进形象。作为以教育、医疗界会员为主的支部,我们将延续家庭公益讲座品牌,继续开展家教公益系列课程。教师会员针对亲子沟通、学科学习,习惯培养等热点问题,提供专业性的指导;医疗界的会员将围绕着家庭保健、儿童健康以及暑假安全等主题开展宣讲。去年,我们共开展了五场讲座。今年,我们将进一步扩大覆盖,让民进的社会服务品牌更具温度。

第二,借力统战平台,以跨界合作拓民进影响。我们将在京口区统战部的牵头下,与宋官营社区合作,组织医疗界的会员对社区居民进行急救知识培训,提升居民的应急能力。这种支部加社区的联动模式,既能将专业资源下沉基层,也能让民进的社会担当通过社区窗口,让更多群众看见,扩大影响力。

第三,立足本职岗位,以争先创优展民进风采。我们鼓励教师会员积极参与教学竞赛,开发特色课程,医疗界会员投身科研创新,参与医疗服务。之前我们的教育、医疗界会员都在各自的岗位上获得了非常高的评价,这些实践证明,会员在本职岗位的每一份精进都是民进风采最生动的注脚。

“学规定”是根基,“强作风”是保障,“树形象”是使命。我们将以行动兑现承诺,让支部成为展示民进风采的窗口,为行业发展与社会进步贡献更多的力量。


陈赟发言:

研习民进会史,如探幽揽胜,于往昔风云中汲取精神滋养,明晰初心使命,传承优良传统。它让我们广大会员在历史的智慧启迪下,筑牢信念根基,为时代新程凝聚奋进力量。所以在市委会的宣传发动和指引之下,结合我们的实际,我们设计了这样的活动主线:

一、溯往昔:聆听先辈奋进足音,重温他们以笔为戈、以智报国的奋斗篇章。

通过研读《民进名人录》、暑期探访吴贻芳纪念馆,学习民进前辈故事与成长历程,探寻精神源流。这些民进前辈爱国、民主、团结、求实的优良传统,以及他们在历史进程中,克服诸多困难,为国家建设、社会进步不懈奋斗,就是我们民进的精神内核。真正走近,就能真正体悟这段历史,唤醒我们心中“同气连枝”的情感共鸣,让“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组织精神成为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的精神纽带。

二、话今朝:共叙会员成长心声,会员分享成长故事,凝聚情感共识。

通过参加市委会举办的活动,聆听了镇江民进于庆芳主委讲述她的民进故事,了解到了镇江民进的萌发和成长,我深刻地感受到,如果说会史是连接新老会员的“时光纽带”,那我们每个会员与民进的相识、相知、相融就是这个时光纽带中的点点星光。所以,在暑假,我们将组织我们支部的新老会员,畅谈“我和民进的故事”,这样让新会员能从中快速“破冰”,了解民进的“成长故事”,找到组织归属感;老会员能重温自己走过的路,唤起奋斗初心。当大家都熟知身边的会史,身边的人,我们支部就能像温暖的“大家庭”,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在新时代展现民进的“团魂”。

三、启新程:接力担当展新貌,注重学用结合,展现民进担当。

将会史学习和“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与履职实践紧密结合。首先,我们要将规定学习与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主动承担教学研究任务,积极参与课程改革,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同时,教学中遵守学术规范,在与家长的交往中严守廉洁纪律,通过实际行动将规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次,我们拟邀请资深的老会员就如何深入基层调研,撰写高质量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做沉浸式培训。再次,深入挖掘我们支部的人力资源,发挥我们的专长,开展送文化、送教育等社会服务活动,在实践中彰显民进形象。比如与社区联合,进行公益数学、英语、物理及武术学习指导。

总之,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将努力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感,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以实干笃行书写我们镇江民进人的时代答卷。

5.jpg

本文链接: https://www.mjzjswh.org.cn/content/?1402.html
分享到:
【打印此页】  【关闭】
上一条:”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 主题教育专栏(2)  下一条:民进镇江市委会组织观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专题讲座第三讲

相关文章

  • 远离短视:化攫取为包容——镇江民进悦读会开展读书分享活动
  • 教育不是灌输 而是点燃篝火——镇江民进悦读会6月享读活动小记
  • 民进镇江市委会举办领导班子“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
  • 民进镇江市委会举办2025年第一期新会员培训班
  • 民进市委会组织人员听取“如何做好专委会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辅导报告
  • 镇江民进经济界会员联谊会召开换届会议并调研句容跨境贸易商会
  • 人应当是哲学的——镇江民进悦读会开展5月份读书活动
  • 历史与音乐激情碰撞—— “百年回响·文脉共声”音乐会奏响镇江
  • “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 主题教育专栏(3)
  • ”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 主题教育专栏(2)
首页|新闻动态|民进概况|参政议政|民进风采|学习研究|组织建设|开卷有益|期刊下载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镇江市委员会 Copyright 2008 - 2025 www.mjzjs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