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下午二时,大市口漫书城三楼新华书店多功能厅,民进悦读会与民革文教支部联合举办的读书分享活动拉开帷幕。民进悦读会会长罗倩老师进行简单介绍后,由民革文教支部主委谢伟首先分享。
谢伟说,因为和民进悦读会副会长孙惠芬老师是同事,故而常常在孙老师朋友圈中看到民进读书分享活动的图片,心中早就萌生了参加活动的想法,只是碍于分属不同的党派,不知道是否合适。在向民革市委会领导汇报并取得支持后,终于联袂举办了本次线下读书分享。
谢老师分享的是《权力的终结》,他说该书作者莫伊塞斯·纳伊姆是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专家、国际知名专栏作家,曾担任《外交政策》杂志主编十余年。纳伊姆还曾担任委内瑞拉贸易和工业部部长及世界银行执行董事。因此,他得以深入掌权者内部,以一种变革性的视角揭示并探讨权力衰退的必然性。
谢老师从权力的定义、权力的运行、权力失去优势、权力衰退的风险和如何应对五个部分与大家分享了书中阐述的内容及他本人的阅读感悟。对于权力,作者给出的定义是权力是指挥或阻止其他团体和个人当前或未来行动的能力,即权力是我们让他人做他们本来不会或不想做的事情的能力。作者认为人类对权力的渴望是原始的,是与生俱来的原动力,所以竞争是人类的本性。权力一般是通过威力、准则、游说、报偿四种方式运行,谢老师认为,权力所有者在使用权力时必须相当谨慎,尤其是使用威力和准则这两种方式的时候,因为权力会发生转移,例如战争和科技创新都会引起权力的转移。而数量革命、迁移革命、心态革命对权力的四种作用渠道构成了挑战,权力在失去优势。那么权力衰退会带来什么?一是混乱无序,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出现社会瘫痪,出现无政府状态,全球共识减少;二是社会运动平庸化,如网上请愿,付出少风险小,运动频繁,滥用监督,工作效率下降;三是缺少耐心,领导人任期缩短,目标也是短期的,更多活在当下,缺少坚持不懈的努力;四是人与人之间疏远化和距离化,密友数量减少,孤独感增加,单生家庭增多。但是风险的同时也带来机遇,新企业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很多新的声音得以发出。权力在衰退,我们该做什么?谢老师说作者给出的建议,一是远离“电梯理论”,二是增加合作交流,建立信任。最后,谢老师以“我们这个时代最核心的政治目标应该是:重建信任、发掘普通民众有效参与政治进程的方式、创造有效治理新机制。”作为结束语。
接下来是悦读会的老朋友、就职于金山网的吴恙老师分享一行禅师所著《佛陀传》。吴老师首先询问在座书友有多少人读或听完了本书,结果应者寥寥。吴老师说看来知道这本书原名叫《故道白云》的也没几人了,其实在书的封面“故道白云”下面还有一行“重步佛陀的足迹”,一行禅师是用散文诗一般的语言带着他的情感,将佛陀的生平分缚悉底篇、竹林篇、狮子吼篇三个篇章,以讲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
吴老师说,这本书他几个月之前就读完了。对比他以前读过乾隆大藏经的大般涅槃经,里面描述了佛陀入涅槃之前的一些很神奇场景;他还读过一些描写佛出生时有很多奇异现象发生的书;但是这本书里在描述佛陀的时候,完全没有任何神奇的现象。书里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非常华丽的描写,但是读完后却偏偏令人十分动容。吴老师说读完的当时内心触动很大,很想立刻就与读过此书的书友交流一下。
第一篇写的是一个名叫缚悉底的小牧童放牛时与佛陀结缘,当小牧童长大之后佛陀来找他,兑现以前的诺言,带他去修行。很多和缚悉底一样的修行人,他们回忆佛陀当时的一些事迹,这些回忆构成了这个章节的内容。第二个篇章叫竹林篇,是因为佛陀和他的追随者在修行时,有很多当时的贵族对他们的教法产生了认可,就会在竹林中建精舍,供他们在雨季里安居下来,并经常来听佛陀讲经说法。佛陀大部分的人生经历都在这个篇章里,有一些比较突出的故事也在这里。例如,有一个杀人魔王央掘摩罗受佛陀的言语感化,当即除下背上短剑,掩面啜泣,并请求加入到佛陀的僧团里为徒,立誓余生追随佛陀学习慈悲。吴老师说最后一个篇章,普通书友阅读起来可能会觉得有一点点困难,因为这一部分,很多内容讲到佛陀在佛法方面的一些教义。这些教义多是由数字串起来的,比如三法印、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讲到佛经,大家比较熟知的有心经、金刚经等。其实大家对于佛教是有误解的,很多人认为信佛就是烧香拜佛,但是这本书里没有一点这个内容。吴老师特别提到书中有几个场景,值得阅读时多关注,一是佛陀与小孩子们一起分享吃橘子的感悟,二是一个很著名的佛教故事“拈花微笑”。这本书用平淡无奇的描述,将佛陀这个人的伟大表现出来。吴老师说阅读这本书让他体验到他在森林里面与森林共同呼吸,森林是活的,森林里面充满了动物,他在这个森林里面没有恶意,没有想要杀戮的心态,只是想安安静静坐在这个森林里。这部书中解释了佛究竟是什么意思,佛就是觉醒的意思。阅读这本书,就是让我们认真思考:我们生命的意义在哪?生命的价值又要用什么来衡量?
最后吴老师向书友隆重介绍了一行禅师,他是越南人,是现代著名的佛教禅宗僧侣、诗人、学者及和平主义者,今年1月22日去世,享年95岁。他生前曾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作为主持人,罗倩老师首先感谢两位主讲人的精彩分享。关于《权力的终结》,罗老师说她在听分享的过程当中一直在思考,现代人从人类的起源直立人开始,其实在地球上生活也不过4万多年的时间,人类的发展历史一步步走到现在,逐渐构建起一个权力的大厦,在人和人的不断交往过程当中,社会、国家、民族之间不断有冲突,不断有争斗,尤其是二战之后,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科技高速发展,让每个人都有一种无力的感觉,是否到科技发展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人类慢慢地变物化了,可能只是社会当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分子小原子,个体到底能承担什么样的作用?罗老师觉得在这样一个时代,尤其是在新冠疫情侵袭人类之后,整个国际格局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种环境当中,每个人都需要去思考我们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接下来我们的世界到底会走向哪里,这也许就是谢主委推荐并分享这本书的价值参考。而《佛陀传》是去年年底书友们推荐并票选出来的12本必读书之一。佛教自西汉传入中国后,渐与我们的传统文化相融为一体,并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很多与佛教相关的词语逐渐成为汉语的一部分。虽然很多人不了解佛教,但是却在使用这些词语。中国佛教协会前会长、民进创始人之一的赵朴初先生曾说过“如果我们彻底摒弃佛教文化,恐怕连话都说不周全了。”今天吴老师的分享让我们初步了解了佛教。
在交流讨论环节,书友荆天认为,不管是东方哲学还是西方哲学都能够滋养人的灵魂,其本人对佛教哲学也是有体悟的,认为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书友李祥说,“这两本书我都看过。莫伊塞斯·纳伊姆因其多年担任专栏作家、政界要员,结合自己与世界尖端政商精英对话的亲身体会著就《权力的终结》,洞穿了掌权者真实心态,颠覆了常人对权力的理解。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巴西前总统卡多佐、金融大鳄索罗斯均感叹纳伊姆写出了他们当权时难以言表的心声。这本书出版至今大约近10年了,书中的一些观点,与今天的现实有一些偏差,所以在豆瓣上的评分并不是那么高。大家如果看过这本书,就知道纳伊姆对技术革命,特别是对Facebook脸书,包括推特是大加赞赏的,正是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的推荐使得这本书在全球大火。谢老师分享中提到权力终结的原因之一是心态革命。我认为心态革命就是让原有的一切都不再理所应当。说到这里,我就联想到最近‘杭州西湖7棵柳事件’,若是在前些年这个事情发生就发生了,柳树没有就没有了,不会有多大意见的。但是现在,仅仅一天时间,杭州市民就通过各种形式来发声,提出反对意见。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也很快作出补植新柳的回应。后续报道里,杭州市委书记出面道歉,表示要以此为鉴。此事件折射出我们的政府执政观念也在慢慢改变,在不断进步,决策更加注重民主和科学。”
书友萧衣听说由吴恙老师解读《佛陀传》就很期待,因为早就知道学哲学的吴老师对佛学有较深的涉猎,虽然作为无神论者,平时只是从书籍或者一些影视作品特别是金庸的《天龙八部》里对佛教有些了解,觉得佛教的宗旨就是万生皆苦。但是没想到这本书读后跟想象的很不一样,就像在读《论语》,书中用弟子的讲述来还原佛陀的一生。特别是前段时间萧衣父亲在南京突然病重,由于隔离政策萧衣不能到父亲身边探望,每日焦急无望,那种苦真是难以言说。书中关于生死聚散缘灭的体悟给了萧衣很大的安慰,让他的心境慢慢平和下来。后来父亲病好出院回家。萧衣更加体会到生命的无常,要活在当下。
书友程先生说自己和儿子也是悦读会的铁杆书友了,基本上每期读书会都来,就是想跟各位老师作个思想上的交流,思想上弄明白了,才能走得更远看得更远,很多事情就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了。比如有一期读书会,老师说“行万里路如果不读书,那就是个邮差!”所以程先生不仅带孩子全国各地跑,还带他参加各种读书活动,让孩子在身心两方面都健康成长。
书友承江涌说,“由于疫情停了两期读书分享活动,这次又见面了,真高兴。我觉得《权力的终结》这本书,名字有点耸人听闻,其实就是权力的衰退、权力的分散罢了。我提醒大家在阅读的时候要注意一点,根据写作的内容,当时正是自由主义甚嚣尘上的时候,但是经过这么多年来,事实证明自由主义是有重大缺陷的,历史终结论是不靠谱的。但这本书也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就是权力正在失去优势,权力正在分化。实际上这很正常。因为任何的政治架构它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都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状态不断地进行调整。而且我认为权力的分散,也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过程,因为历史的惯性,它有时候还有一个进两步退一步的过程,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又被选下去就是一个例证。所以说权力的衰退,肯定还有一个螺旋形的过程。我觉得这本书到最后就是要引起一个思考,既然权力的分散和衰退,是一个必然的过程,那么怎么样才能够及时地做出改变来适应,可能这是各个国家,特别是各个政府需要深刻考虑的一个问题。就像小李刚才说的我们的政府,实际上已经在变了,已经在适应这个社会了,但是怎么样才能够适应的更好,这是很宏大的一个话题,我们还要拭目以待。”
书友苦行僧说,虽然两本书都没看,但是经过两位老师的分享,对书有了大概的印象。吴老师讲《佛陀传》讲的太深刻了,太烧脑,“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这是人生终极三问。建议对佛教感兴趣的书友可以去读佛诗,佛诗里包含了很多佛要讲的内容,只是以诗的形式表达出来而已。比如“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再如镇江焦山的茗山长老临终遗偈“秋水鱼踪,长空鸟迹。若问何往,往生净域。觉而不迷,生必有灭。乘愿再来,何须悲泣。”等等。关于权力的问题,可以讲的东西太多,因为时间原因希望可以私下里和谢老师进一步交流。
最后,罗倩老师总结说今天分享的两本书很有意思。一方面是权力所有者感到权力的衰退与分散,而权力本来就是我们人类意识构建出来的;另一方面佛陀作为王子,主动放弃王位继承权,去探寻拯救众生的道路。他要超越人类意识去探索一条其他道路,就是故道白云这样一条道路。民进悦读会成立五年了,书友群里推荐的书目类型越来越趋近,所以我们需要一些新鲜的思想、新的力量加入进来,欢迎民革的书友继续与我们读书交流,一起去探索新的道路。